古渡廊桥北入口两侧矗立着十几座秦名人雕像,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雕像的主人公们在历史舞台上都曾做出过卓著贡献。穿行在这些历史人物当,让我们仿佛穿越古今,品味历史。一尊尊雕像就是一部无声的史书,诉说着过去的风云岁月。扶苏吕不韦蒙恬商鞅白起王翦王贲ben,一声司马错章邯李斯张仪范睢sui,一声芈月。
古渡廊桥也是夏季纳凉避暑之地,许多老人孩子在廊桥一层游玩休憩。
据史料记载,清渭楼系宋代黄孝先所始建。清渭楼整体建筑为明清风格,楼高51米,主楼为9层,建筑面积为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楼基西长106米南北长89米。楼体彩绘全部采用矿物质原料绘制而成,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磅礴。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是在明清古渡渭阳渡遗址上修建而成。博物馆陈展主题为 古渡千秋,分 古渡追忆古渡遗址古渡印象 三个主题。全面介绍了咸阳古渡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商贸活动民俗风情等。展出文物120余件,其唐代錾花金执壶三彩单峰驼三彩胡人牵马,以及汉代高脚杯等珍贵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商贸的繁荣。古渡博物馆不但史料详实,而且故事蜡像人物造形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咸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为京畿重地,人口密集,渭水丰盈,舟船摆渡就成为两岸彼此往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咸阳古渡便应运而生。关于咸阳古渡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大雅·大明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丕显其光 。
渭河作为京畿重地的天然屏障和运输线,秦时渡口就架有木桥。西汉即为西出长安,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和巴蜀的必经之路。唐初的咸阳渡口已经车船并行,天桥上车马穿梭,晚上城门关闭,舟船开始工作,把货物摆渡到码头。码头附建有西市,往于长安的商旅马帮 驼队就在这里歇脚。
明洪武四年1371,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第一大渡。
2002年,修建咸阳湖时,意外发现了一段旧河堤遗址,经考古工发掘,在河床发现大量的柏木桩和镶嵌在台阶上的铁环铁柱铁锚等历史遗物,还发现一块石碑,碑额刻有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九字。通过考证,此处遗址为明清咸阳古渡遗址,也称渭阳渡。
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诗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最负盛名的当属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为历代送别之必选吟唱曲,影响深远。阳关三叠,一唱三叹,离愁别绪,依依之情,宛若渭水。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出宫门西走,携杨玉环及大臣一行匆忙逃亡四川,通过此桥后,戚杨忠为阻止叛军的追赶,下令强行毁掉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渡桥。
直到明洪武年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渡口依旧车马川流不断。清人朱集义的这首渭阳古渡长天一色渡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太公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意境和明朝杨慎的词临江仙 · 滚滚长江似水很相似
新建立后,随着现代化大桥的建成,摆渡过河的古老渡渭方式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于20世纪90年代最后绝迹。
2008年9月,古渡遗址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0月,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游客可通过博物馆所展出的文物感受到古渡往日的繁华景象。
高陵县有个场畔农耕博物馆,实地参观以前的农具和各种老物件。推荐自驾路线泾渭分明观景台场畔农耕园。